温习瑜伽八分支

瑜伽八支指瑜伽由八个层面组成。它们分别是:

1. 雅玛(Yama 禁戒、禁制或持戒)、

2. 尼雅玛(Niyama 内制、劝制或精进)、

3. 阿萨纳(Asana 体位法或调身法)、

4. 普拉纳雅玛(Pranayama 调息法)、

5. 普拉迪雅哈拉(Pratyahara 制感或摄心、调心)、

6. 达拉纳(Dharana 执持或凝神、专注)、

7. 迪雅纳(Dhyana 入定,禅)、

8. 萨玛迪(Samadhi 三昧,三摩地)。

第一是持戒(禁制):包括了非暴力、不欺骗、不偷盗、不纵欲、不贪婪五条。对于一个真正的瑜伽行者,这些禁戒是十分必要的,正如《瑜伽经》所强调的“无论何时、何地、在什么情况,属于什么阶级,这都是不可打破的誓言”。

第二是精进(内制或劝制):包括内外洁净、知足、对身体及感官的控制、读诵经典、对宇宙本体(自在之神)的祈念。

第三是调身:主要是指静坐,也包括一些能令身体安适的形体运动。

第四是调息:《瑜伽经》:“控制吸气和呼气便是调息。”通过调息,便可发起内心的光明,“这样精神便适合作冥想。”可见,调息是为冥想作准备的。

第五是调心(制感或摄心):就是对精神、知觉、感观作综合控制,使“精神脱离了知觉,而知觉亦不与感官混合起来,注意力便与自己合一”,从而“达至对感官的最高控制”。

第六是专注(执持或凝神):就是将意识集中于一物或一特定境象之上,如脐、两眉之间、或自然场景物象之上。

第七是入定(禅):《瑜伽经》说“入定是周流不断的知觉”,就是说意念以凝神时所指向的目标为对象,持续不断、专心致志地去知觉它。

第八是三摩地(三昧):《瑜伽经》中将其定义为“只有冥想的对象存在,对自身的知觉消失”。也就是说,行者的“自我”意识消失,意识完全倾注于观想对象,达到心境一如的状态。

这八个层面的实践可以因人而异来进行。对于一般的修炼者来说,要经过这八个层面的循序渐进的练习才能一步步地得到提升,但有悟性的人可以通过任何一个层面的练习达到最高的层次。

萌主 管理员

热门评论
:
该帖子评论已关闭
图片审查中...
编辑答案: 我的回答: 最多上传一张图片和一个附件
x
x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